• <b id="5nuiy"><wbr id="5nuiy"></wbr></b>

    <rp id="5nuiy"></rp>

      1. 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房產 » 正文

        鳳城二路26號資本“無間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品創智慧建站公司     發布日期:2020-07-03  瀏覽次數:117
        核心提示:撰文 | 文一刀  鳳城二路26號地處經濟開發區南北中軸線西側,原為康師傅在西安的生產地,人們習慣稱之為“那個面廠”。2014年底面廠搬遷到草灘工業園,這里就閑置下來。一閑就是5年?! ¤F杉欄內大片的荒蕪與開發區核心地帶的日新月異反差強烈,直到這個六一前后,外墻才開始鋪上了人工草皮,意味著這203畝地在沉寂許久后要活動起來?! 】祹煾?996年落戶經開區簽署的用地協議為50年使用權,按照土地法和《陜西省節約用地實施細則》,異地搬遷的工業用地應收回原宗地國有使用權?! 】祹煾颠w廠過程中,西安給其在草灘新供4

          撰文 | 文一刀

          鳳城二路26號地處經濟開發區南北中軸線西側,原為康師傅在西安的生產地,人們習慣稱之為“那個面廠”。2014年底面廠搬遷到草灘工業園,這里就閑置下來。一閑就是5年。

          鐵杉欄內大片的荒蕪與開發區核心地帶的日新月異反差強烈,直到這個六一前后,外墻才開始鋪上了人工草皮,意味著這203畝地在沉寂許久后要活動起來。

          康師傅1996年落戶經開區簽署的用地協議為50年使用權,按照土地法和《陜西省節約用地實施細則》,異地搬遷的工業用地應收回原宗地國有使用權。

          康師傅遷廠過程中,西安給其在草灘新供430畝地后,此處老廠本應騰退,由西安評估補償后將203畝土地收儲,再根據新規劃重新招拍掛。以目前西安的地價,以及無數標桿房企對此的濃厚興趣,這塊地拍出個“小地王”來應不成問題。從經濟效益來說,該路徑最“喋實活”。

          即便不走招拍掛,也有其他利用方式,進行園區化改造是各地通常選擇。除北京798這些知名成功案例,以昆明市為例,2017年,昆明市出臺《推動老舊工業廠區轉型升級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指導意見》后一大批創意空間相繼誕生:原昆明重機廠閑置廠房改造成871文化創意工場、原云南圓正軸承廠改造建成的昆明同景108智庫空間、原昆明蓄電池廠改造建成的昆明M60文創園、原云南電視機廠轉型為C86山茶坊、原昆明老橡膠廠轉型為彩云里等園區。一個個園區,充分體現出了老廠房改造的定位和運營的重要性。

          西安也有典型案例,比如高新區原高新二路705所老廠房搬遷騰退后打造的西安創業咖啡街區。

          經開區鳳城二路那里,卻寧可閑置5年也沒能實現騰退,為何?原來康師傅不僅善于做面,更會“打燒餅”,從2010年起就不斷給西安畫出一個接一個的“大燒餅”,什么“西安臺企聚集區”、“海峽兩岸商務園”、頂新集團西部運營中心等。在園區化開發這個燒餅的飄香誘惑下,實現了對土地的長期把持。

          然后突然畫風一變,什么“西安臺企聚集區”、“海峽兩岸商務園”、頂新集團西部運營中心等等先靠邊站啦,搞個商住公寓不香嘛;而且為嘛要自己搞,倒手給別人不更香?

          在一位名為吳嘉林的生意人著手操盤下,康師傅大股東頂新集團很快粉墨登場。耍一個“貍貓換太子”下接“金蟬脫殼”的組合招式后,待2020年5月31日這塊地在集中開工儀式上再亮相時,已成為西安隆德實控企業頂禾苑公司的“頂新.未央郡”了。

          你不得不佩服康師傅真是挺會“吃”,吃完肉喝完湯擦凈鍋底還要把人飯店里的碗抱走、賣掉。引一眾老陜們齊聲吼:“活久見、城會玩”。

          吳嘉林何許人也?在其眾多身份當中,新風天域董事、合伙人是其事業生涯一個重要節點。

          新風天域身后站有橫跨兩岸三地的大財團,是典型的豪門機構,兩位創始人也頗具名人效應。董事長梁錦松,雅號“財爺”,是伏明霞的老公;

          聯合創始人吳啟楠去年剛與港星文詠珊完婚,曾為是黑石集團全球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之一,負責黑石大中華區私募投資業務。

          在加入新風天域之前,吳嘉林是香港嘉禾資本的共同創始人,也是頂新集團旗下頂禾開發的董事會董事。頂新國際集團由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魏應行四兄弟共同創立。其旗下有康師傅、德克士、味全、全家FamilyMart等品牌,及糧油、地產等事業板塊。頂新為康師傅控股大股東。

          四兄弟當中,大董魏應州一直為康師傅控股董事長,2018年之后由其兒子接任。二董魏應交身兼頂新集團董事長,著力負責地產業務。

          吳嘉林亦是財閥聯姻的交匯點,他既是新風天域聯合創始人吳啟楠的堂兄,又是頂新集團董事長魏應交之乘龍快婿。頂新的許多重大地產項目里,都能看到吳嘉林的身影。

          2007年,頂新集團成立頂基地產,2011年8月改組,頂基地產改為控股公司,旗下的頂昱投資負責大陸不動產布局,頂禾開發負責臺灣不動產投資。2009年,頂新入主寶島第一高樓“臺北101”。

          2012年12月,黑石集團與頂新集團聯合設立頂杰(上海)置業有限公司,斥資23億收購上海華敏帝大廈寫字樓部分,之后將其改名嘉地中心,吳嘉林擔任嘉地中心董事總經理。不久,頂新接收黑石股份全數控股頂杰置業。2016年魏應交將頂杰置業法人交由吳嘉林接替;2018年魏應交與其長女魏妙玲同時卸任頂杰置業董事,董事會只保留吳嘉林。

          在2017與2018這西安樓市如火如荼的兩年間,吳嘉林兩次前來時的身份均被表述為:“頂新國際集團總經理”。

          而頂新集團,康師傅母公司。在其漫漫企業發展史上,最廣為人知的除了讓人血脈噴張的造富神話,就是6年前集中發作的油品質量安全事件。那一年,“黑心油”、“地溝油”、“餿水油”三大驚心印記牢牢刻上頂新集團,這些印記背后的共通本質是一個詞:不誠信。

          對于做食品的大賈巨商來說,不誠信一旦被坐實將是致命的。發生在頂新身上的現實正是如此:海峽對岸各界人群不約而同掀起“滅頂運動”,終結了該企業在寶島之上的商業生命。頂新集團及關聯企業多名高層陸續被判刑,康師傅臺灣公司宣告解散,地產股權急賣....好在頂新在其他地區還有“幾條命”,卷鋪蓋轉戰他處,內地倒成為其大本營。

          頂新與西安的緣分是通過旗下上市公司康師傅控股所結??祹煾悼毓呻m由魏家打理,但頂新不過是占股三分之一的大股東,與其股份規模并列的還有日本的三洋食品株式會社,另外三分之一就是大大小小其他股東。

          管理這樣規模的公眾公司之關鍵法則仍然卻不了透明誠信。但圍繞西安鳳城二路26號已閑置5年的203畝原工業用地,頂新以眼花繚亂財技一路將項目“貍貓換太子”、走馬燈似的變更股權、突破土地性質規劃過程中,似乎老毛病又犯了。

          以下為本人采寫的三篇職務作品,記錄了發生在鳳城二路26號院內外的資本無間道,以及圍繞一塊203畝的土地展開的十年博弈。為方便閱讀進行了“三合一”。

          合并后有點兒長,但從反映大企業投資與地方招商、營商之間互動過程中的微妙性、復雜性,以及利字當頭時出現的重重矛盾角度來看,其實是微縮得很了。

          康師傅西安老廠變形記 | 一:園區變地產,引發項目轉手疑問

          財聯社(西安,記者 劉敏)5月31日上午,西安市舉行2020年度二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223個項目正式應聲開動。集中開工的項目共分六大類,總投資規模最高為服務類。

          在全部27個服務類項目當中,來自西安經開區的“頂新.未央郡”以60億位列前茅,占該類354.7億元總投資的六分之一強,令其剛一亮相就難以低調。

          財聯社記者發現,對于“頂新.未央郡”來說,更難低調的是其“變身”前后的故事。該項目地塊位于如今已是西安北城黃金區位的鳳城二路26號,原為康師傅旗下西安頂益公司與秉信紙業廠區,2014年底企業搬遷至位于草灘工業園內的430畝新廠,此后這203畝土地一直閑置。

          2009年,康師傅啟動西安工廠搬遷。彼時與西安達成的協議是:新廠啟用后老廠地塊不按通常慣例騰退,而是在打造臺企聚集區的宏大規劃之下繼續由康師傅開發,為此確立的項目名為“海峽兩岸商務園”。

          近十年來,康師傅一直通過“海峽兩岸商務園”的名義將此處地塊開發權緊握在手。然而此次亮相則讓許多人驚愕發現,不僅原本的商務園被未央郡替換,項目主體也另易他人,土地轉性也突破了早年的規劃。

          這一系列變化隨之引發的疑問是:西安頂益作為上市企業康師傅控股全資子公司,其資產和項目開發權以股權轉手方式實施易主,將會牽涉多少公眾投資人利益?

          一個曾肩負破解企業發展瓶頸、助力區域經濟、推動兩岸融合等諸多期待的聚集區商務園項目,歷經十余年最終落地如何變成地產?

          203畝位于黃金地段的土地,在西安經開區(在全國219家國家級經開區目前排名第11位)資源、指標最緊張期間為何閑置多年?經開區多次提出的收儲又為何無疾而終?財聯社記者的調查就從這些疑問開始。

          “聚集區”的誘惑

          1996年1月,西安頂益食品有限公司(下簡稱‘西安頂益’)在西安經濟開發區注冊成立。一個月后,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HK0322,下簡稱‘康師傅控股’)登錄港交所。作為康師傅控股的全資子公司,西安頂益承擔其西北最大生產基地的建設布局。

          財聯社記者取得的文件資料顯示,1996年9月,西安頂益與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署土地出讓合同,受讓203.69畝工業用地使用權,期限50年,每畝地價折合約15萬人民幣。

          運行多年后,康師傅西安廠區開始面臨持續發展的瓶頸,至2009年,康師傅開始籌劃在西安擴產。此時,世界正籠罩在次貸危機的負效應下,國內各地都在努力保增長,于是在當年3月,雙方一拍即合啟動擴張計劃。2009年9月,西安經開區與康師傅控股簽訂新的合作意向書,計劃打造“中國西安臺企聚集區”。

          2009年11月,康師傅向西安經開區正式報請第二次增資擴能(康控發(2009)30號),該份申請文件中,康師傅提出合計近1.4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其中涉及舊廠搬遷、土地置換和新廠建設等。內容包括:規模為老廠三倍的西安頂益新生產基地;頂新集團西部運營中心;作為食品飲品配套的秉信紙業新廠區。

          2010年1月20日,西安市重點建設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會議紀要對該計劃予以明確,此后該項目列入2010年西安市重點前期項目。當年4月的西洽會上,西安經開區與康師傅控股正式簽約,公布的總投資計劃躍升為4.4億美元。

          簽約內容顯示,規劃建設的“臺企西安聚集區”由西安草灘臺企工業園與鳳城二路的海峽兩岸商務園組成,前者除建設康師傅、秉信紙業新工廠及頂新西部運營中心之外,雙方還將“以此為契機”未來由康師傅牽頭打造一個“臺灣中小科技企業孵化園”,增加的3億美元計劃就在于此;

          海峽兩岸商務園則“利用西安頂益鳳城二路遷建土地,建設頂新集團西部運營中心等臺企區域總部商務辦公區,未來將引進上百家臺資研發中心、中介咨詢、區域總部、商業百貨等?!?

          多年之后,設想中的“臺灣中小科技企業孵化園”最終落空,原本規劃的“西安草灘臺企工業園”實際建設時收縮為“康師傅綜合工業園”。但在老廠區空置土地上打造“海峽兩岸商務園”的計劃卻年復一年地保留了下來。

          2016年4月2日,西安發改委、西安市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辦公室發出的《關于加快推進全市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項目建設的通知(市發改西開發[2016]146號)》中,西安頂益鳳城二路廠區地塊的“西安海峽兩岸商務園”項目仍列于115個重點項目名單。從商務園到房地產

          “西安海峽兩岸商務園”繼續無聲無息幾年后,待重新在原地塊亮相,已是從內到外徹底大變。不僅名稱更換為“頂新未央郡”,開發主體也由此前康師傅控股全資子公司變為2018年4月才成立的西安頂禾苑實業有限公司。西安頂禾苑的實控企業則為西安隆德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記者就此種變化詢問西安市發改委,一位項目處人士回應稱:“早在2018年就已是未央郡了,2019年一直是在做項目前期,今年才做完。至于投資主體變更的原因,有時候可能是企業把項目賣了,但具體詳情我們并不知道。一般都是企業報給開發區,區里再報給我們?!?

          而在康師傅控股全資子公司西安頂益,對于是否將項目賣了的疑問,其相關工作人員則回應稱:“也可以這么說吧,總之與頂益、康師傅控股都沒有關系,已經交給別人去做了。至于與頂新(集團)的關系,那就不好說了?!?

          頂新國際集團有時還會被稱為頂新控股,其注冊主體為頂新(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下簡稱‘頂新開曼島’)。頂新開曼島目前持有康師傅控股股份占其總股本的33.48%,與三洋食品株式會社并列為康師傅控股大股東。

          “即便完全由頂新集團做,原本屬于康師傅控股的資產、開發權轉給大股東,這本身就有問題;更何況現在西安頂禾苑公司實控企業還是另外一個西安隆德,這種股權轉讓代替土地轉讓的方式涉嫌偷漏稅?!币晃回敹愘Y深人士對此分析道。

          土地轉性暗影

          除了項目名稱更換、開發主體換了東家,地塊性質也發生改變。鳳城二路26號地塊原為工業用地,之后的城市規劃設計為辦公,但康師傅一直試圖推動增加住宅規劃。

          財聯社記者取得的資料顯示,早在2015年12月14日,康師傅就曾以緊急報告的形式力陳啟動項目的困難:“鳳城二路地塊城市設計為辦公加部分酒店、商業,與其擬建的全方位城市綜合體無法匹配?!币虼似谕苷{整規劃為“住宅70%,辦公15%,商業及酒店15%”。

          2017年之后,西安樓市迅速火爆引各路開發商前來掘金,為求縮短周期,許多都采取收購項目和工業土地轉型變住宅等手法,隨之帶來的問題也陡然增加。

          2018年5月,西安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建設用地規劃管理工作的通知》,嚴禁將非住宅類地產變更為住宅用地。并強調要加強工業、物流倉儲等產業用地管理,原通過劃撥或協議出讓方式取得的城市低效存量土地項目,原則上按規劃執行,需要變更土地性質的,按程序報市政府研究。

          這份規劃新規意味著地塊性質改變難度的增大。但頂新未央郡最新施工招標信息顯示,其建設內容包括:高端購物中心,高星級酒店(五星級標準以上),高端寫字樓其他寫字樓、公寓、空中花園及社區配套。與2015年底康師傅曾做緊急報告內容相比,雖未如愿大部分轉性住宅,但對企業來說,比之原本園區類純辦公規劃也前進不小。這讓項目開發權的易手就更難理解。

          “換一個方向,從地方利益的角度來看,同樣很難理解為啥原先園區項目已經變化。比如最近高鐵新城剛拍出一塊地,每畝拍到1200萬,那里是經開區最遠區域,以此估算像鳳城二路最保守拍到1500萬是沒問題,203畝就是30多個億?!币晃晃靼驳禺a資深人士分析道,

          “既然投資主體不是康師傅,為何卻還要堅持土地變性后的協議出讓而不是收儲招拍掛?!痹诒鞠盗袌蟮赖牡诙?,將從康師傅與西安十余年來的互動記錄中,尋找這些費解之處的答案。

          康師傅西安老廠變形記 | 二:土地閑置與開發之間十年博弈

          財聯社(西安,記者 劉敏)貫穿康師傅入駐西安經開區的20多年歷程中,貫穿始終的一個關鍵詞就是:土地閑置。在開發區資源有限、土地指標緊張的現實下,為避免閑置,招商與投資方常有博弈。但康師傅靠著巧妙、老道的手段,以園區建設開發為名,最終在這場博弈中占了上風,于是才有了“頂新.未央郡”。

          土地閑置“初露崢嶸”

          財聯社記者取得的相關文件及資料顯示,康師傅落戶西安后,據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西經開管發【1996】181號)文件批復,西安頂益建設總投資為3000萬美元。但實際建設進度卻并不如人意,有關土地閑置的問題隨之凸顯。

          到2002年6月,西安經開區不得不向頂益發出“關于催促限期開工”的通知(西經開管發(2002)163號)。通知稱:“自土地合同簽訂至今,貴公司仍有80畝土地未能開工建設,造成土地閑置浪費,已違反土地法相關規定?!?

          最后,通知敦促其“務必于2002年9月1日前開工建設”。在地方招商與企業投資的種種互動中,如此措辭的文件絕非主流。但在康師傅與西安經開區的多年互動中,因土地閑置而引發的不愉快卻反復上演。

          二次增資落地緩慢

          2009年3月后,籍康師傅二次增資擴能推出“西安臺企聚集區”規劃后,據當時公布的投資計劃,確定建設周期本為3—5年。實際推進依然緩慢。2010年4月西洽會上雙方簽約之后,又經過一年半的“友好協商與充分論證”,正式投資投資協議才告簽訂。

          2011年9月26日,由康師傅控股子公司康師傅方便面投資(中國)有限公司(下簡稱‘康師傅投資’)與西安經開區簽訂項目投資協議(西經開項字(2011)15號)、項目投資補充協議與關于鳳城二路頂益秉信項目宗地利用協議。協議中,建設項目定名為“康師傅綜合工業園”;

          原老廠區的203畝宗地利用,要求康師傅方面“盡快明確宗地建設開發方向,根據區域發展規劃,在2011年底之前啟動項目前期工作”。

          2012年6月26日,康師傅綜合工業園正式開工,奠基儀式上,對這一擴產項目介紹稱:“其中方便面項目將建設3個生產車間、24條生產線,引進‘日本東京面機’等世界領先的生產設備,成為亞洲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效率最高的方便面生產線?!?

          奠基之后,建設進度卻再次沒了聲息,以至于2002年曾發生的那一幕“嚴詞敦促”再次上演。時隔十年,力度更大幅升級。

          閑置風波再起

          2012年10月22日,西安經開區向康師傅投資、西安頂益發送《開工督導通知書》,對其拖延之舉表達不滿并告知可能引發的不良后果。

          通知書指出,新項目建設是“為了解決你公司可持續發展遇到的產能、環保、熱力、交通等困難和發展瓶頸”;為支持、配合項目建設,“我委(經開區)投資3億元人民幣,已完成了皂河新建大橋、康師傅綜合工業園宗地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同時專為你公司(康師傅)配套建設的皂河西供熱站項目主體已完工,即將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但“你公司(康師傅)多次承諾的開工建設日期幾經推延,雖經多次催促至今仍未開工,已嚴重違反了協議約定?!?

          通知書稱:“你公司(康師傅)生產基地項目是在我去土地指標極度緊張的情況下,申請占用了省市政府儲備計劃?!?

          另一方面,負責為鳳城二路老廠生產供熱的熱力站已經運轉15年,因設備超役、超負荷,將于2013年底前改建或遷建,屆時將無法承擔為老廠生產供熱任務。雖然督導嚴厲,但康師傅還是遲至2014年11月才啟動老廠向新廠的撤移。

          騰退“最后通牒”

          此時,西安鳳城二路周邊環境早已大變。2011年2月,位于鳳城八路的西安行政中心建成啟用,當地六大班子辦公陸續集中于此,讓西安城北迅速升溫,核心地段的鳳城二路一帶也成為北城CBD。

          作為開放門戶的經開區土地資源與指標更是緊張。因此,康師傅搬離后騰出的203畝土地如何利用也隨之緊迫。

          2014年3月,西安經開區致函康師傅要求盡快報送老廠搬遷后的土地利用、建設內容等方案,以避免搬遷后土地閑置情況發生。

          2015年1月23日,再發“關于督促啟動鳳城二路宗地利用工作的函”,要求盡快報送方案。2015年4月30日,又發出“關于要求盡快開發鳳城二路頂益秉信項目用地的通知”,稱根據土地法和陜西省節約用地實施細則,因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異地搬遷的工業用地應收回原宗地國有使用權。因此要求20工作日內報具體開發計劃,如逾期仍未能報送方案,將依法啟動宗地收儲工作。

          即便臨此“最后通牒”,康師傅仍未按期報送。兩個月后,經開區召開專題會議,相關紀要顯示,會間研究決定將開發計劃報送截止日寬限至2015年8月15日。雖則如此,康師傅仍拖到2016年1月才上報了一份“鳳城二路頂益、秉信項目的初步計劃”。

          收儲“無疾而終”

          2016年10月之后,西安樓市迎來大逆轉,在各方面因素綜合刺激下,開啟了一段經久不衰的地產牛市,房價上漲持續近50個月。這種變化之下,作為主城區核心地帶的鳳城二路早已不再是“寸土寸金”,而是“有金無土”,一直閑置的203畝土地之稀缺價值可想而知。

          西安經開區方面對該宗地塊的態度卻微妙轉向:曾經緊鑼密鼓地強調“避免閑置”再無聲息,大限之后將依法啟動土地收儲也沒了下文。自2015年搬離鳳城二路之后,康師傅老廠地塊就陷入沉寂,漸漸荒草從生閑置5年。此種現實與之前的一系列文件口徑形成刺眼的反差。

          事實上,正是借著收儲無疾而終的空檔,才給了相關人士登場出手,實施一系列資本運作的廣闊空間。本系列第三篇將剖析他們的財技。

          康師傅西安老廠變形記 | 三:股權變更“走馬燈”,誰是操盤手?

          財聯社(西安,記者 劉敏)資本永不眠,2017年后,鳳城二路26號的地面之上雖一片靜止,背后的運作卻逐漸加速,“操盤手”吳嘉林隨之浮出水面。

          西安經開區官方網站顯示,2017年7月25日和2018年6月14日,吳嘉林兩次來訪西安。2017年是“就鳳城二路康師傅地塊開發建設事宜進行對接溝通”,2018年進展為“就加快臺灣風情商業綜合體項目落地建設事宜進行深入溝通洽談?!?

          “操盤手”的無間道

          吳嘉林何許人也?在其眾多身份當中,新風天域董事、合伙人是其事業生涯一個重要節點。在加入新風天域之前,吳嘉林是香港嘉禾資本的共同創始人,也是頂新集團旗下頂禾開發的董事會董事。

          2018年4月,在西安經開區新成立一家企業:西安頂禾苑實業有限公司(下簡稱‘西安頂禾苑’),注冊地為“鳳城二路26號”。設立之初,西安頂禾苑由上海龍昱投資有限公司(下簡稱‘上海龍昱’)全資控股,法人為吳嘉林。上海龍昱的股東是一家海外公司,名為:“LY HOLDING CO.,LIMITED”。

          2018年12月25日,西安頂禾苑股權發生變更,投資人由一家變為三家,持股比例依次為:上海龍昱、西安頂益(53.9075%)、上海龍昱(37.6159%)、西安秉信環保包裝有限公司(8.4766%)。

          一年之后即2019年11月22日,西安頂禾苑股權再次變更,此次西安頂益與秉信環保退出,二者股權由一家新設立企業——上海頂潤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簡稱‘上海頂潤’)接手,合計持股62.3841%;上海龍昱持股比例不變。

          上海頂潤注冊于2019年8月30日,四個股東分別為西安隆德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下簡稱‘西安隆德’),持股占比59.27%;上海龍昱與注冊于香港的康邦有限公司,持股占比均為 16.62%;中天西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占比7.49%。

          作為上海頂潤控股股東,西安隆德母公司 “隆德集團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當時正是西安樓市起跳點。

          2019年12月18日,西安頂禾苑股權發生變更未滿一個月,又發生88%的增資變化,公司股東里新添一家名為“China Jing An GS Holding Co.,Limited”的海外公司,分得上海龍昱手中一半股份,上海頂潤仍為控股股東。至此,西安隆德通過上海頂潤間接控制西安頂禾苑近4成股份,成為實控人。

          在股權頻繁轉手過程中,西安頂禾苑經營范圍一直為食品飲料制造、廣告制作和裝修施工等。股權轉換完成后,2020年3月18日,經營范圍新增了地產開發、物業管理相關內容。

          這一系列走馬燈似的股本轉換騰挪,記者查閱康師傅控股近期披露信息,未見有關說明內容。隨著康師傅與西安隆德的換位完成,曾寄予厚望打造的“海峽兩岸商務園”,就注定了被遺忘的命運。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調查清樣。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按分類瀏覽
        黑龍江 (55) 哈爾濱 (1856) 齊齊哈爾 (1050) 其他市縣 (1189)
        國內 (10758) 國際 (923) 財經 (375) 房產 (962)
        科技 (335) 軍事 (104) 娛樂 (513) 體育 (184)
        汽車 (371) 生活 (398) 農業 (173) 健康 (241)
        時尚 (77) 家居 (72) 旅游 (188) 女人 (53)
        美食 (69) 消費 (150) 社會 (70) 文化 (201)
        教育 (217) 公益 (110)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国产成人无码a区播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