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訊(記者 劉佳琦 攝影 韓春義)作為新興職業院校,威海海洋職業學院在校園文化體系建設上一直以敢于突破、創新培養為亮點,建設明德學院,構建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海洋文化“三化塑造”的校園文化建設體系又一次走在全省前列。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山東教育采訪團來到擁有了“全國優秀高??鬃訉W堂”“國學教育示范基地”“湖南衛視茶頻道工作站”等多個稱號的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明德學院。典雅的古風裝修、開闊的海洋風格,一踏進明德學院就感受到了濃郁的人文氣息和地域特色。
明德尚能 文化育人
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明德學院自成立以來,以校訓“明德尚能”為準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指向,以“文化育人”為主要手段,創新文化建設平臺,優化文化育人模式,強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快構建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文化育人體系,為學院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精神支撐和道德價值引領,為學生實現德技并修、知行合一提供廣闊的教育平臺。
文化培元工匠精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明德學院搭建了教育目標明確、功能類型全面、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三化塑造”育人平臺,著力培養具有審美人文素養和大國工匠精神的復合型職業技能人才。自啟動之日至今,不斷完善教育教學場館,建成德雅傳統文化館、非遺傳承館、海洋記憶館三個功能區,其中教學場館16個,教學成果、文化理念展示區8個,專兼職教師56名,校外文化實踐基地14個,開設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和海洋文化類課程共計57門,參與選課學生27050人,接待參觀交流人數近10000人。
其中傳統文化建設體系為“一個理念(傳統文化工匠養成邏輯)、兩個路徑(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和傳統文化體驗活動)、三大平臺(傳統文化核心教育平臺、非遺文化傳承教育平臺、傳統體育人格養成教育平臺)、四個保障(傳統文化教育教學基本制度、學生課業評價機制、教師教學評價機制、傳統文化教育成果評價機制)、五種力量(學生、教師、企業、政府、社會)”等完整的傳統文化養成教育體系。
革命文化建設體系包括一劇二課三平臺,即一?。骸杜彖谚芳t色話劇,二課:革命歷史課程和革命文學課程,三平臺:社團社會實踐平臺、紅色文化研學平臺、創新創業實踐平臺。
海洋文化建設體系包括一課六平臺,即一課:中國海洋文化概論(全院公共必修課),六平臺:選修課程平臺、專業課程平臺、專業實踐平臺、海洋文化社團平臺、海洋企業創新創業平臺、海洋文化研學平臺。
生活育德環境育人
記者在威海海洋職業學院采訪時看到,明德學院德雅傳統文化館內處處青瓦木梁,案牘書卷,傳統古風彌漫在每一處角落,海洋記憶館內蔚藍成色,海洋氣息充斥每一個區域。說起場館裝修設計的理念初衷,明德學院負責人梁翠麗告訴記者:“文化其實就是生活,我們的文化育人形式不僅包括文化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老師的言傳身教和人文環境中感受到文化浸潤的力量,將文化融入學生骨血,將匠心變成一種常態?!?/p>
明德學院為全院學子提供了文化邏輯培育和工匠精神塑造的廣闊平臺,鼓勵學子們獨立思考、敢于創新,引導學子們從文化中汲取成長的力量,擁有一生持續的學習熱情,為人生的長跑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和精神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