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d="5nuiy"><wbr id="5nuiy"></wbr></b>

    <rp id="5nuiy"></rp>

      1. 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農業 » 正文

        國內頂尖專家、地方政府共話“線上菜籃子” 新電商推動產銷對接助力蔬菜上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品創格萬詞霸屏推廣公司     發布日期:2020-11-24  來源:中國農網  瀏覽次數:316
        核心提示:菜籃子、米袋子,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工程,中國是蔬菜生產大國,同時也是蔬菜消費大國。市場機制、價格要素在蔬菜產銷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中國蔬菜產業線上線下如何加速融合?“線上菜籃子”產業鏈與供應鏈發展趨勢如何?互聯網平臺經濟如何助力優質農產品上行?11月22日,“線上菜籃子·中國優質蔬菜產業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國內蔬菜優勢產區一線黨政干部,國家部委,高等院校,專業機構的專家、學者,與相關企業一起圍繞線上經濟推動優質農產品上行,新電商平臺促進蔬菜產業產銷對接,“線上菜籃子”促進現代農業流通體系,助力鄉村

        菜籃子、米袋子,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工程,中國是蔬菜生產大國,同時也是蔬菜消費大國。市場機制、價格要素在蔬菜產銷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中國蔬菜產業線上線下如何加速融合?“線上菜籃子”產業鏈與供應鏈發展趨勢如何?互聯網平臺經濟如何助力優質農產品上行?

        11月22日,“線上菜籃子·中國優質蔬菜產業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國內蔬菜優勢產區一線黨政干部,國家部委,高等院校,專業機構的專家、學者,與相關企業一起圍繞線上經濟推動優質農產品上行,新電商平臺促進蔬菜產業產銷對接,“線上菜籃子”促進現代農業流通體系,助力鄉村振興展開討論。

        國內頂尖專家、地方政府共話“線上菜籃子” 新電商推動產銷對接助力蔬菜上行

        ▲11月22日,“線上菜籃子·中國優質蔬菜產業發展”研討會現場。(攝影:安舜)

        “線上菜籃子”加速國內蔬菜主產區線上線下融合

        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委員、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尹成杰認為,將蔬菜的線下生產與“線上菜籃子”發展相結合,是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里的一種重要形式,通過線上形式把蔬菜快捷、高效、安全地送到消費者手里,這是一種流通新業態,同時可以帶動鄉村勞動力就業、助力鄉村振興和城鄉經濟融合一體化。

        他表示,作為電商平臺,拼多多成長很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快建立了農產品現代化營銷體系,以新模式、新業態和新經驗把生產者和消費者連接在一起,帶動蔬菜生產和產業發展,在扶貧攻堅、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上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國內頂尖專家、地方政府共話“線上菜籃子” 新電商推動產銷對接助力蔬菜上行

        ▲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委員、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尹成杰發言中。(攝影:安舜)

        近期,拼多多CEO陳磊在2020年Q3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在農產品需求增加的推動下,拼多多年度活躍用戶已達7.31億,日訂單量峰值突破1億單,并推出了包括“多多買菜”在內的創新業務,以推動農業從種植、生產、流通到消費的全鏈條革新,深入滿足中國家庭的日常所需。

        此前5月30日,由農業農村部、商務部等部委和山東省政府聯合主辦的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自開展20年來,從線下首次登陸電商平臺拼多多,被媒體稱為“線上菜博會”。

        山東省壽光市委副書記李永光在發言中提到,壽光蔬菜目前擁有16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定期發布中國壽光蔬菜價格指數,蔬菜品牌發展水平屬于全國領先地位。近年來更專注于蔬菜產業與電商的深度融合發展,與拼多多聯合啟動“線上菜博會”,上線壽光蔬菜館,還與拼多多大學簽約,加速培育蔬菜電商人才。

        “新技術+新模式+新農商”走出蔬菜產銷對接新路徑

        那么,電商平臺的新技術、蔬菜生產的新模式加上現代農業生產的新商業模式,能撞擊出怎樣的火花?這是專家們熱議的第二個話題。

        中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柯炳生結合在山東壽光、陜西洛川等地的調研情況,建議電商平臺從蔬菜需求特點、蔬菜流通要素出發,結合網絡追溯機制、消費者畫像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解決人民群眾需求與蔬菜產區供需不平衡、流通環節質量損耗及由于生產要素不穩定產生的標準化問題等。

        北京潤生農村發展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徐小青認為,蔬菜產業達到“種得好、賣得好、吃得好”,一個是品質培育,一個是品牌修養。特別是在2020年特殊的“后疫情時期”,線上交易顯現出了優勢,電商平臺不僅涉入了流通領域,更是對生產、技術、品牌營銷,乃至農戶、經營主體等新農商體系的改革與成長,都帶來了反向的助推作用。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首席專家李清澤稱自己是“拼多多的用戶”,還在平臺上買過菜薹等蔬菜,他認為,無論是山東壽光等國內蔬菜優勢產區,還是第一大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可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加強產品標準化、品牌化的建設,“單品驅動、年年滾動、各方聯動”,走出一條線上線下融合的新路徑。

        作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依托“農地云拼”體系,包括貝貝南瓜、迷彩小番茄、沙地紅薯、五彩甜椒等網紅蔬果脫穎而出,持續推動農業地區的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2019年,拼多多平臺農(副)產品成交額達1364億元,預計今年將突破2500億元,單品訂單量10萬+的爆款農產品超過1500個,較上一年同比增長230%。

        國內頂尖專家、地方政府共話“線上菜籃子” 新電商推動產銷對接助力蔬菜上行

        ▲11月22日早晨采摘的草莓西紅柿、迷彩小番茄、黃瓜、甜椒等蔬菜,“產地直發”來自壽光。(攝影:安舜)

        專家建議協同各類主體 補齊標準化、冷鏈和人才等短板

        蔬菜產業發展一頭連接著“腳上沾泥”的生產者,另一頭是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尹成杰認為,除了加強優良品種培育、源頭控制、標準完善、品牌創建等基礎設施建設外,加快建立蔬菜流通體系,還須線上線下各類主體協同,進一步優化蔬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還有專家以線上購買的方式體驗“線上菜籃子”這一新模式,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王鳳忠在電商平臺上做農產品購買的小調研,“天天買,買了N次”,他提出,新模式在成長過程中,自然會產生一些新問題,比如非標化、比如流通損耗等,那么在這一過程里,蔬菜生產、流通全供應鏈上的各方主體協同,補足標準化、冷鏈等短板,十分有必要。

        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原司長高俊才退休后常常去菜市場買菜,也會去蔬菜產區實地調研,他從宏觀經濟層面分析了近20年來蔬菜產值面積、產量的變化,并引入日、韓等國家生產經驗,建議在新基建的大形勢下,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抓好、做強冷鏈物流建設。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原院長、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羅云波認為,在倉儲、物流過程中,如何保證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保證食物品質及質量安全,是目前蔬菜流通領域面臨的問題之一。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劉富中表示,在蔬菜上行體系中,可以通過建設綠色生產方式、綠色溯源系統來補齊部分現有問題,電商平臺等流通體系的主體,可與農業農村部的標準化生產基地、優質農產品基地、出口農產品基地進行對接,讓消費者吃到放心菜、優質菜。

        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植物食物與營養政策研究中心負責人黃家章則從產品質量安全、食物營養科普等方面,建議平臺明確準入門檻,引導蔬菜產業優質化、營養化。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介紹,在“農地云拼”體系增量市場需求的帶動下,農業成了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了有吸引力的職業。拼多多將盡己所能,將新電商的新技術、新邏輯、新業態帶到中國廣大鄉村的田間地頭,助力脫貧攻堅接續鄉村振興,“這既是我們的長遠戰略,也是沉甸甸的社會責任”。

         
         
         

         
        按分類瀏覽
        黑龍江 (55) 哈爾濱 (1856) 齊齊哈爾 (1050) 其他市縣 (1189)
        國內 (10758) 國際 (923) 財經 (375) 房產 (962)
        科技 (335) 軍事 (104) 娛樂 (513) 體育 (184)
        汽車 (371) 生活 (398) 農業 (173) 健康 (241)
        時尚 (77) 家居 (72) 旅游 (188) 女人 (53)
        美食 (69) 消費 (150) 社會 (70) 文化 (201)
        教育 (217) 公益 (110)
         
        推薦新聞資訊
        點擊排行
         
        国产成人无码a区播放视频